寺院名胜-华严寺
华严寺介绍
华严寺
华严寺是唐代长安城南樊川八大寺之一,位于现在西安市南十五公里的少陵原半坡,居高临下,俯瞰樊川。李白描述道:"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唐代樊川是长安城南著名风景区,是春秋宴乐、夏日避暑的胜地。还有山西大同华严寺、广东揭阳华严寺、广东汕头华严寺、山东青岛华严寺等。
各地华严寺
广州花都华严禅寺
广州花都华严禅寺
花都华严禅寺原名观音寺,始建于清宣统元年(1908),历史上信众群集,香火兴盛,近百年来几经兴废。该寺位于花都区芙蓉大道西侧华藏山(又称仙姬山)。在芙蓉度假村路口之处。2001年10月11日,经广东省广州市人民政府民族宗教事务局正式发文批准华严寺为开放的佛教活动场所。2010年9月12日,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华严寺举行全山殿堂落成、印觉法师升座暨书画社成立庆典。
西安市长安区华严寺
西安市长安区华严寺
位于现在西安市南十五公里的少陵原半坡,居高临下,俯瞰樊川。李白描述道:"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唐代樊川是长安城南著名风景区,是春秋宴乐、夏日避暑的胜地。唐诗人杜牧《望故园赋》中写道:"余三思归兮,走杜陵之西道。岩曲天深,地平木栳。陇云秦树,风高霜早。周台汉园,斜阳暮草。"华严寺南望终南山,诗人岑参的"寺南几千峰,峰翠青可掬",道尽了它景致最佳处。华严寺周围的自然景色,虽不是佛经中描述的华严世界,却也是人间的华严天堂。
山西大同华严寺
山西大同华严寺
大同华严寺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辽金建筑,与其他寺院不一样,内有“东方维纳斯”,值得一看! 位于大同市西部,始建于辽代。它是依据佛教华严宗的经典《华严经》修建的。明中叶后整座寺院分为上、下二寺,各开山门,自为一体。1963年又合为一寺。
宁夏中卫华严寺
宁夏中卫华严寺
华严寺--又名华严塔,或砖塔寺。坐落在宁夏中卫今恩和乡华寺村。考古认为该塔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清代《乾隆中卫县志》和《续修中卫县志》记载:“华严寺有砖塔,在恩和堡东十里,俗称‘砖塔儿寺’。” 据民间传说,华严寺和华严宝塔是为镇沙而建,显然属风水塔。华严塔原坐落在华严寺中,原寺已倾圯,只一塔独存。 又据塔旁出土的《重修塔儿寺碑记》记述:“起不知何年,但寺钟记明成化,塔铃记明万历。”根据这段文字及残缺不全、断断续续的碑文可知:明成化年间 (1465—1487年),就有了华严寺。一百多年后的万历年间,(1573—1619年),寺又进行了重修,同时,也有了华严宝塔。所以,华严宝塔最迟建于明万历年间的说法应该是成立的。
广东普宁华严寺
华严寺位于普宁市洪阳镇五公里的水吼乡北侧慧花岩高山,在山颠2 0 0 米高处,被称为“洪寺幽探”。[1]相传创自唐代,清潮州总兵、洪阳西村人方耀及其弟方勋等游历于此。“华严幽探”为古代普宁八景之一。1988年10月20被县政府颁布为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6月1日起被批准登记开放。
广东汕头华严寺
华严寺,原名“光明精舍”,于2003年8月30日由区民族宗教局批准易名,坐落于汕头市潮阳区文光街道东山风景区。东邻天地坛(三清殿),与城隍庙、双忠庙、东岳庙、灵济宫、桐荫古寺,棉安善堂等释、儒、道诸宇并列。
山东青岛华严寺
原名华严庵,亦称华严禅院。位于崂山东部海滨那罗延山西南麓。三面环山,东邻大海,乃崂山现存唯一佛寺。华严寺几经兴废,历史颇久。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憨山大师在此居窟修禅2年;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憨山大师以“私修”庙宇罪充军广东雷州,后死于曹溪。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即墨进士黄宗昌辞官还乡,隐居崂山,筹资兴建华严庵,但庵未建成,即毁于兵灾。其子浦江今黄坦继父遗志,助即墨准提庵慈沾和尚重建华严庵于现址。其后屡经修葺,迄今仍为当年规模。1931年始改称华严寺。
福建宁德华严寺宁德霍童支提山位于宁德市区西北部40多公里处。据佛教《华严经·菩萨住处品》载:“东南方有山名曰支提,现有天冠菩萨,与其眷属一千人俱常住说法。”“支提”系佛教术语,“谓诸一切功德聚在其中,是故世人为求福故,悉皆供养恭敬”(《大日经疏》)。因此,支提山被佛教徒视为天冠菩萨讲经说法之道场,且有“不到支提枉为僧”之说。
黑龙江哈尔滨华严寺
华严寺建寺时间比素有东北四大丛林之首的极乐寺还早,是依据佛教华严宗的经典《华严经》命名的。寺院原有4座大殿,供奉着诸佛菩萨,名家题字甚多。其两层砖雕与木结构更突出了华严寺的独特之处,其砖雕艺术极为独特,青砖采取“磨砖对缝”的垒法,是哈尔滨市保存完整和造型独特的文物。在经历了战争、土改等历史的多次磨难后,砖雕人、物依然栩栩如生。如今的华严寺占地1200多平方米,仅剩下了天王殿、华藏世界两座大殿,但整个寺院宏伟依然。
山东淄博华严寺
山东淄博华严寺
磁村镇磁村村位于淄川城西南十公里处,建于隋朝。规模宏大的华严寺,是著名的名胜古迹,甚称第一佛教寺院。一九九四年四月二十日省佛教协会能阐大师莅临指导,对华严寺这一著名寺院高度评价十分赞赏,并建议纳入佛教协会,同时提出修复华严寺,弘扬祖国文化。华严寺风景优美依山傍水,古时南北各有溪水环绕,水草丰富,翠柏、花木、苍松参天蔽日,每逢三月二十庙会,鼓乐齐鸣,人头攒动,商事活动一派繁荣,是古时著名的佛教胜地。
江西九江华严寺
地处九江阳峰,始建于清朝末年,占地1000于亩。聚云山前临鄱湖,后连群山成环保之状,地势开阔,气象万千。寺内有大雄宝殿、东阁、西阁、斋堂、僚堂等建筑近几十间,鼎盛时期有僧众50多人,正信众多,文革期间,寺庙惨遭破坏。
重庆九龙坡区华严寺
位于九龙坡区华岩乡大老山,因寺南侧有一华岩洞而得名。民间传说古洞中石髓下滴成水花,故称华岩;或曰清初僧人圣可挂锡于此,夜梦五色莲花大如车轮,因有华岩之名。该寺始建年代无史可考。清康熙及道光、同治年间,均相继培修扩建,现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 华岩寺岩高百丈,形状像笏,寺内外松竹修茂,十分幽邃,有天池夜月、万岭松涛等八景。 寺自开山以来,已历六十四世,高僧辈出,代不乏人,培值僧才,续佛慧命,暮鼓晨钟,香山兴盛,文物法器、佛经典籍,名人诗画,金匾楹联,蕴藏甚富。其清川来, 龚晴皋、龚秉权、赵熙、林森、蒋介石、冯玉祥、戴季陶、居正、翁文灏等先后谒寺,或留墨、或留迹,典雅尽致,真所谓因缘殊甚耳。 喜三中全会,落实宗教政策,华岩寺得以钟鼓长鸣,慧灯永曜,梵宇重光,佛日增辉,实为远近缁素之夙愿摘自西部之旅
吉林省白城华严寺
白城华严寺,始建于中华民国初年。原寺座落于现在的市民生中学院内,当时占地面积近四万平方米。正殿三间,为砖木材料,结构精致,殿中供奉释迦牟尼等三尊坐佛,立佛四尊,东西有配殿各三间,供僧人居住使用。另有四十余间庙产房屋对外出租。僧人也做道场和化缘,平时香火不断,庙会时香火更是盛极一时,是当时白城地区的佛教活动中心。文革期间,寺院惨遭破坏,僧人遣散,经像法器荡然无存,部分建筑因濒临倒塌,于一九八五年九月彻底拆除。
福建邵武市华严禅寺
地处福建省邵武市区内八一北路92号,临近紫云宾馆,对面商贸城区,左邻汽车站。是邵武市佛教活动中心道场,邵武市佛教协会常设办公地点,十方云水僧人往来之驿站。华严禅寺始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由湛山法师主建,经历代高僧主持,香火鼎盛,信徒众多,为邵武地区正信佛教之圣地。
韩国光州华严寺
韩国光州华严寺
华严寺(Hwaomsa)建于公元544年,拥有韩国典型的木造建筑堂皇殿、四狮子三层石塔、完全不使用钉子建成的大雄殿、雄伟的五层石塔等。寺内还有新罗时代石匠们雕刻的许多美术品。
辽宁省朝阳市华严寺
华严寺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北四家子乡境内,始建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是朝阳县境内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佛教庙宇,以建筑技艺精湛、雕刻艺术精巧而远近闻名。庙宇四周山峦起伏,树木茂盛,山下小溪蜿蜒流长,风景隽秀。 华严寺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为硬山式建筑,砖、木、瓦结构,迎风、压带、站板皆有艺术雕刻、檐下六根立柱,均为石雕。庙内其它建筑也别具风格。
广东海丰华严寺
广东海丰华严寺
华严寺位于海丰县后门镇红泉村,原址在小漠渡口傍,传说创建于清代。大革命时期,这里曾作为农会宣传、联络点。大革命失败后,该寺遭烧毁。1986年在当地佛教信众支持下,华严寺住持释光振(已圆寂)法师发起筹资重建于今址,于1990年,政府宗教工作部门依法批准为宗教活动场所。华严寺现有土地面积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其中大雄宝殿面积500平方米,东西三圣殿面积各300平方米,僧房、斋堂、附舍等3400平方米。
陕西商洛市洛南县华严寺
华严寺人文资源十分丰富,据《洛南县志》记载:“华严寺始修年代失考,重修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当时建有正殿、中殿、前殿三楹,和谐得体,肃穆壮观,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曾是兴盛之所。清乾隆年间(1736-1795)重新修葺,古刹又换新貌……”县志上又说,当年的华严寺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曾是高僧修行之地,并且在每年农历八月初八,寺院及八个下院的僧众都聚集于此,拜佛诵经,附近百姓到此祈福朝拜,十分热闹。
安徽枞阳县浮山寺庙
华严寺 位于安徽枞阳浮山。妙高峰下,前临银涛推涌的白荡湖。抱龙峰耸左,天柱峰持右,据张英记载:全寺“建置宏敞,楼观轩翥,金碧辉映”。山门坐北朝南,门额曰“敕赐大华严寺”。入门可见“御碑亭”,内供圣旨碑。前殿供三尊大佛,额为明沈王所书“浮幢净土”四字。佛后立一直匾,刻“敕赐护国大华严寺”。殿前置有大铜炉一尊、大铜瓶一对,为明御史方孔炤捐造。殿后是“藏经阁”,列藏经四柜,上标“御赐藏经”。阁旁有“阅藏房”,阁后为禅堂。堂上有“远禄宗坛”匾一块,为明李戴所题。清无可禅师又亲书“九一堂”,置于其上。堂左为方丈室——“慈云普覆”,为皖抚郑某所书;堂右为“枱华居”,由无可禅师题名。寺东建有“十王殿”,居中即为“新普同塔”。华严寺毁于清末。房秩五先生在古寺的遗址处创建浮山公学,即今浮山中学之前身。
注:本文转载自,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