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宝丰发现康熙年间《重修香山寺碑记》碑刻

10月11日,记者从河南省文物部门获悉,宝丰县近日新发现一通清代康熙年间《重修香山寺碑记》碑刻。碑文中记述了明崇祯末流土之变后,香山寺被毁,后经僧人福贤20余年建设,使其香火大增的历史经过。
据介绍,宝丰县香山寺文管所近日在平整土地时新发现清代《重修香山寺碑记》碑刻一通。该碑碑身四边残缺,字迹尚可辨认。碑身通高约1.8米,宽1.42米,厚0.41米,碑文400余字,随该碑清理出碑座一个。
该碑立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由直隶武强县知县李道光撰文,山西平陆县知县敖文李德论篆额,清康熙丙午科进士天轴李建枢书丹。碑文记述了明崇祯末流土之变后,香山寺被毁,仅余观音大士塔,后有僧人福贤经过20余年建设,相继建成水陆殿、伽蓝殿、六祖殿、山门、太尉殿、九老阁等佛殿,加固四周围墙,使其具有了一定的规模,香火大增的历史经过。
当地文物部门表示,该碑的发现,为研究香山寺历史沿革及兴废变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内容更精彩!
注:本文转载自新浪佛学,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