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受戒,佛教徒为什么要受戒,要受几种戒?
戒,是指防止身、口、意三业犯有过失的禁制,是佛教徒必须遵守的,所以,佛教徒出家都要受戒。
佛教的戒有五戒、十戒、具足戒之分。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是出家和在家弟子都必须遵守受的。十戒是在五戒之外加上不涂饰香鬘、不视听歌舞、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
佛教徒出家后,不满20岁的,必须要受持十戒,这样男子可称为沙弥,女子可称为沙弥尼。满20岁以后,还要受具足戒,也叫大戒。具足戒更为严格,比丘戒有250条,比丘尼戒有348条。受具足戒以后,佛教徒才能取得正式僧尼的资格,男子可称比丘,女子可称为比丘尼。
传戒时,在戒坛上一般只宣四重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其余戒条,都让受戒者下坛后再学习,称为学戒。
中国的汉族僧尼由于信仰大乘佛教,所以依大乘佛教的制度,除了需受十戒和具足戒之外,还要受菩萨戒。受菩萨戒时,要在头顶上用香来烧疤。现在已经废止了这种习俗。中国其他民族的僧人在受戒时原来就没有在头顶上烧香疤的习俗。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内容更精彩!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