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戒律,是如何形成的,应如何看待?
什么是戒律?
严格来说,佛教的戒和律是有所不同的。
“戒”主要是强调带有一种自觉的性质,信众出于自身的意愿,发誓发愿,愿意遵守的一些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这个是“戒”。
“律”强调了外在强制的性质,就是说你加入僧团、或者加入教团,或者你加入一个宗教组织,那么你就必须遵守某些规章制度,你才能是这个这个团体组织的成员,这些规章制度就是“律”,它带有一定的外在强制性质。
现在我们一般说戒律,戒和律,已经不是很严格的区分了。
戒律是如何形成的?
释迦牟尼佛在建立佛教之初,并没有一开始就创立起一个庞大的戒律系统,大量的组织行为规范其实一开始是没有制定的。
那戒律为什么会出现?
是因为僧人或者出家者出现了一些不符合佛教的基本教理教义、不符合佛教的基本思想原则、不利于僧团发展的行为。
这些行为,一方面不道德,另一方面也是不利于僧团的团结、发展和壮大等等。
于是释迦牟尼佛对这些行为表达了否定意见,后来这些否定性意见被记录下来,就形成了相应的规定。
慢慢地,这种批评性意见越来越多,就形成了戒律,这就是被后世称为“随犯随制”的原则。
随着有人犯错误,那么就相应地制定出戒律条文来,规定大家要引以为戒,以后不能这么做了。
也就是说一个制定戒律的原则,不是一开始就预先列出了一整套的行为规范,而是针对具体情况,不断增订的。
佛陀确立这些行为准则的标准,就是我们一般说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它强调对僧众危害他人的行为和品德堕落的行为,要加以约束,对于有利于众生或者有利于僧众品格提升的行为,要加以提倡。
你道德不好了,对他人造成侵害了,这些行为要约束他;
对于好的行为,好人好事,对于好的这种做法,要加以提倡。
这方面的规定不断积累,后来就形成了最初的佛教对于信徒行为的规范体系。这就是早期戒律的形成。
“随犯随制”的内容越来越多,也为佛教制定出较为完备系统的教规,积累了最基本的条文规定或组成部分。
后来就发展为要求僧团普遍接受的戒律,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我们现在所谓的戒律原则或者戒律体系。
大量的戒律条文形成戒律以后,又对这些戒律进行研究、进行阐释,就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谓的律学。
应该如何看待戒律?
佛教一般说戒、定、慧三学,一个是戒律,研究戒律的;一个是禅定,研究修行的;一个是要获得智慧的。
戒律是佛教内容组成部分的三分之一,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佛教的基础。
当然,佛教制定出来的戒律,也不是说内容越多越好、越严格越好、越极端越好。
其实戒律不赞同对人的行为规范进行极端的约束,而是强调中道。
另外,它也有一定的宽容性和开放性,比如说一个非常有名的原则,叫做“随方毗尼”,“方”就是区域、方所的意思,就是方位的意思。
要求不同地域、不同地区的信众,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你在佛教的戒律方面要因地制宜,有所变通。
比如《五分律》里面就强调“虽是我所制,而于余方不以为清净者,皆不应用。”
意思是说:这戒律虽然是我(佛陀)亲自制定的,但是在其他地方认为规定这些内容当地人不习惯,认为是不好的、不清净的,那就不要用我制定的戒律。
还有一句“虽非我所制,而于余方必应行者,皆不得不行”。
意思是:有些行为规范,虽然我没有说,我没有规定,但是在很多地方如果是必须要做的,那么你也必须要做。
这显示了佛教戒律的开放性,以及与时俱进,它不断地随着社会、地域、时代的变迁而变化。
所以今天我们讲佛教中国化,其实也是这样,要根据不同的地域要进行相应的处境化。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师父曰
注:本文转载自张雪松,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