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入门须知
-
“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阿”怎么念?
“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阿弥佗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佗佛是印度梵语,翻成中文是“无量智、无量觉”,是光寿无量的意思。我们见面第一句话:阿弥佗佛,是祝你长寿、光明、智慧。也是提醒你要警觉,放下自私自利的念头,大公无私的对待一切人事务。
-
佛珠怎么开光?开光后的佛像如何佩戴?
现代人都想知道怎么开光,但却不知开光重在一种念力,开众生心眼,开内在般若智慧。佩戴供奉者经常与开光圣品相处,自然与圣品磁场相应,获圣品庇佑。很多人不知道什么叫开光,也不知道怎么开光。要问怎么开光,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开光。其实开光就是指皈依佛门的师傅通过持印诵咒,赋予佛像或佛教用品特殊的灵力,成为可以护佑自己的圣品。
-
如何皈依三宝?皈依与出家有什么不同?
怎么皈依三宝?皈依三宝的仪节,在佛陀的当世,因为受皈者的根器厚,所以也用不着什么仪节。比如释迦世尊的第一个三皈弟子,耶输伽的父亲,在佛前如此说:“我今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唯愿世尊听为优婆塞。”这样一说,便算受了三皈依。
-
如何做一个合格如法的出家人?
这是和每一个出家人紧密相关却又常常被忽略的问题。特别是在当今末法时代,僧团内部不如法的现象层出不穷,如何提高僧人素质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重任。目前,中国出家众有数十万之多。并不是削发剃须,穿上僧服,就叫出家人了。真出家或假出家,身出家或心不出家,从古至今,都是存在的。即使在佛教的发源地古印度,也早有这方面的研究了。
-
初学佛者如何正确练习打坐?
当你对佛教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读诵了一些基础的佛经之后,就可以开始练习打坐了。打坐就是让你的身体、思维和心灵都能安静下来,这既是一种养生保健方法,又是学佛修行之人的基本修练方式。其基本动作就是闭目盘膝而坐,调整气息出入,手放在一定位置上,断除妄想,让你的心安静下来,以洞察到平时不能发现和思考到的一些东西。
-
上香是上一支还是上三支?千万不要执迷于形式
上香是上一支还是上三支香?几乎所有的刚刚入佛门的人都会遇到。其实这只是一种形式,对于这种事相没有必要执着。上香到底是上一根还是三根?就看你的因缘,三根也行,一根也行,表法。有的地方上四根了也可以,也讲得通。关于这个问题我讲过,如果上一根,我们可以叫做一心一意修行佛法,也可以全心全意供养佛菩萨。
-
怎样皈依?是去寺庙里做皈依么?
你天生具有如是的感觉,我们随喜你的功德,这也有可能是前世做好事的因缘结果,我们凡夫俗子没有办法看清因果,但是,我们对佛法具有非常坚定的信心,这也是不可思议的功德。如果没有前世丰厚的善事或资粮,是不可能此世遇见佛法的,更没有办法修炼佛法。
-
出家人为何都以“释”为姓?
佛以释迦为氏,今为佛子者,宜从佛之氏,即姓释。佛教初来东土,到汉地传法的多是外国僧人,人们按照中土习惯,并为方便称呼,往往要给他们起个简化的音译汉姓。开始的时候,人们多用这些外来僧人本国或地区名称中的字作姓。
-
什么才是入道的基础?
就是要尊重戒律。戒律是成佛之根本,所讲要成佛必先学戒,戒能生诸功德,由戒生定,以定发慧,戒定慧三学,以戒为首,犹如阶梯,次第而进,不可超越,三学包括了整个佛法的三藏十二部,戒有防非止恶的功能,受戒后要懂得开、遮、持、犯,什么事该做与不该做,才不会增加过失,损害智慧。戒分有根本清净与方便轻遮,经文所说:「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是根本清净戒,指四重戒之杀、盗、淫、妄,又名性戒,原则上是绝对不能犯的。经文「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历数算计,皆所不应」,这段是方便轻遮戒。
-
念经咒或念佛的基本仪轨
念经或念佛本无标准仪轨,为解决初学者的困惑,特整理基本仪轨,仅供参考。准备:先在佛前供净水,花、果、灯、香,一、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3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