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入门须知
-
铛子、铪子是什么?
铛铪铙钹铛、铪也是佛教赞诵或仪节中所使用的一种呗器。两者配合板眼,庄饰节奏,以为伎乐供养。这两种法器都是使用铜片制成的。铛子的形状有如一只圆盘,直径约四五寸。四边凿有小孔,用细绳把它绑在架子上,而后用一枝小木槌敲击它。架子(铛架)有方形
-
佛教常见法器:界尺
‘界尺’是属于佛教的‘器物’之类,并非‘呗器’。因见有人把它误认为‘戒尺’,所以在此把它介绍出来。‘界尺’是用木料制作的,它的长度和宽度、厚度,不知是否有一定的标准。—三才图会‘器用类’说:‘尺(界尺)以镇纸,锥以刺书’。禅林象器笺‘器物门’说:‘界尺,文具。以画界罫线,肩镇纸幅。与戒尺不同’。从这里考证,我们可以知道:‘界尺’是一种文具,它是画线压纸用的工具。
-
袈裟和僧衣的种类及介绍
‘袈裟’是梵语,这两个字原本是‘kas!a^ya’,到了晋朝葛洪撰写字苑,才把它改成‘袈裟’了。‘袈裟’又叫做‘袈裟野’、或‘迦罗沙曳’,义译是‘浊、坏色、不正色、赤色’、或‘染色’之义。‘袈裟’是僧尼们的‘法衣’,它是从衣的‘色’而立名的;所以也可以把它叫做‘坏色衣’或‘染污衣’。又因为‘袈裟’的缝制方法,必须先把布料剪成一些碎块,然后缝合起来;所以又可以把它叫做‘杂碎衣’或‘割截衣’。又据四分律第四十和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说:‘袈裟’是由阿难尊者奉佛指点,模拟水田的阡陌形状缝制而成。世田
-
佛教器物:印(印章)
‘印’:又叫做‘印章’、‘印信’、‘印件’、‘印鉴’等等。早在周礼之中,它是被称作‘玺节’的。有关‘印’的起源、名称、规格、类型、字体、刻印规则、印谱等等,在明代陶宗仪所著辍耕录一书中,曾经有过详切的说明。‘印’的用处,在世俗间非常广泛,而且非常重要。无论是官场、商场、学校、社团、或是私人之间,‘印’的使用,都具有证明、信用、鉴别、责任、法律等许多的作用。
-
佛教常用服装“罗汉褂”的简述
民国以来,我国民间的服式,都逐渐地趋于简便适用了。只有僧尼们的服装,还是那么宽松长大、动作不便。因此,遂有一部份出家人,有意加以改革。太虚大师并且还设计了一种新式的长衣和短衫裤。他所设计的长衣,长度刚刚及膝。领子是用两层布片复迭缝制的。胸前中间开启对襟,纽扣钉在对襟的边缘上。这种长衣,因为是太虚大师所倡导,所以当初都管它叫做‘太虚褂’。不过近些年来,业已普遍地改称它为‘罗汉褂’了。
-
佛教里的海青指的是什么?
‘海青’是我国僧团中主要的服装之一。它的款式:腰宽袖阔,圆领方襟,比较其他衣裳肥大很多。因此,通常也把它叫做‘大袍’。‘海青’这一名词,在辞源里解释它说:‘吴中称衣之广袖者为“海青”。按李白诗:“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盖言广袖之舞,如海东青也。今亦称僧衣曰“海青”。另据星云法师所著无声息的歌唱解释说:‘海青本是雕类的鸟名,生得俊秀文雅,常在辽东海边飞翔,其状类似衫之大袖。因此,把海青鸟名,借来当做大袍的名字’。
-
佛教“僧鞋”介绍
因为印度地处热带,所以一般人都以为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期,僧尼们是不曾穿用鞋子的。其实不然,据禅林象器笺卷下列举鸯掘摩罗经文说:‘如有施主,牛死卖与屠生,转买皮,令人做革屣,许受用著。’又据释门归敬仪说:‘天竺国中,地多湿热。以革为屣,制令服之。如见上尊,即令脱却。’根据这些考证,可以知道:古印度的佛教僧尼们,是准许穿用鞋子的。
-
与香有关的人物与故事
由于香所象征的是美好意含,在佛教中不但以香为重要的供养,也用香来代表诸佛清净法身,或是以香来修持、说法。这篇文章所介绍的,就是与香有关的人物及故事,其中有以香为名号的佛菩萨故事,也有善修香三昧的善知识,以及由于供香而得到福报的故事。以下分别介绍之。
-
出版缘起
出版缘起佛法的深妙智慧,是人类生命中最闪亮的明灯,不只在我们困顿、苦难时,能抚慰我们的伤痛;更在我们幽暗、徘徊不决时,导引我们走向幸福、光明与喜乐。佛法不只带给我们心灵中最深层的安定稳实,更增长我们无尽的智慧,来觉悟生命的实相,达到究竟
-
佛珠的详细介绍以及意义
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念诵记数的随身法具,由于在僧俗间的广泛使用,了解佛珠的起源和意义,会对佛珠生起尊重心,故撰此文以飨读者。佛珠,本称念珠,是指以线来贯穿一定数目的珠粒,于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具。其梵文原语包括四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