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
-
最好的教育机会是什么?好习惯
教育孩子呢?以付出为出发点。什么叫以付出为出发点呢?一,孩子,不要把他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这就等于把孩子贡献出去了。二呢,自己在孩子身上所有的投入,不期待对自己有什么回报。只要这个孩子健康成长,快乐生活,将来能够对社会有所贡献,那心里面就欢喜了,就值了,自己这个所有的投资就变得很有价值了。这样的教育,各位,这不是贪心,这是供养,这是付出,这是为社会输送人才,这是帮助一个生命健康成长,更好地实现他的人生价值。
-
孩子要高考了,家长能为他做些什么?
每年一到高考,就会有千千万万的父母,希望孩子可以考上好成绩,而受了不尽的紧张与煎熬。他这一紧张就会着急,一着急,就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压力。而父母的担扰,就会容易病急乱投医,自然而然就会走入迷信的道路。有人去抽签算命,有人去问神婆神汉,有人吃符吞丹,还有各种奇奇怪怪的迷信活动。这些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还会误导众生,甚至以杀生祈求平安与智慧。这种因果不相符的颠倒做法,不但帮不了忙,反而适得其反。
-
一人学佛,一家欢喜
学佛是为了更好地过生活。佛法就是引导我们,以觉悟的心态过好生活的每一天。所以学佛不迷信,学佛人的生活不极端,不会消极,也不会说因为学佛的缘故,忽略了当下的生活。所以真正学佛,是能够给我们当前的社会,带来满满的祥和氛围的。
-
学佛的人是否要顾家?
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这是每一个人都希望的。那学佛人也希望过更幸福的生活。我们讲修行,修行就是为了把生活的质量提高,不行的把它修正过来,这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目标。一般人以为,可能学了佛,家就不要了,有这么一种误会,这多半是看到出家人。不过,有少数在家学佛朋友,也会极端地认为,学了佛,家可能真的就不重要了。那什么重要呢?佛重要。学了佛之后,把佛照顾好,家,可有可无。
-
换个角度认识孝,孝会创造财富
孝养父母是宝。就说第一个孝,孝是不是宝?大家想想看,孝是不是宝,是不是?再仔细想一想,孝是不是无价之宝,是不是?大家识货了,要掌声鼓励一下!孝是无价之宝,各位,要这样认识的。有不少人看到孝,准备睡觉了。说师父可能要跟我们讲道理了,要让我们回家尽孝了。放心放心,我不会逼大家回家尽孝的。我如果要说,大家一定回家抢着去把这个宝贝拿出来用。
-
如何孝顺父母?想方设法让父母亲笑
菩萨戒的核心内涵,菩萨就是像对父母一样对待一切有情众生,所以孝是宝。它是个宝藏,里面能够流露无穷无尽的财富。一切的善行美德,乃至菩萨六度万行,都是从这个里面所出现的。孝,单单作为生活当中的一种动力,可以很温馨地营造家庭祥和的氛围。我们不说过多的理论,我们用一个简单的方法去总结、去运用。大家今天下午这一堂课,就一个字,很好记的,就一个字。
-
孝的核心内涵:一家人其乐融融,欢声笑语
二十四孝,很多人很熟悉,想想能想起几个。里面有一个很生活的案例,老莱斑衣。老莱子,东周楚国人。我们今天,时间上大概有这么一个概念,也是两千五百年左右了。你看我们说孝文化,它是没有时间的差别的。那个时候跟今天,这做法,其实那么一致,那么有默契。
-
完美只存在于不计较
先生计较太太,他的苦就因太太而生,他会这么认为。太太计较先生呢?先生的一言一行,都会揪她的心,她会认为先生让她烦恼。父母计较儿女,这儿女哪怕很孝顺了,父母亲感觉不放心,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理想。儿女如果计较父母,哪怕这父母已经很好说话了,还是不行,总感觉别人老爸更好一点,别人老妈更温柔一些。
-
一家人在佛法中学习,是家庭最大的幸福
民间有句话:养儿方晓父母恩。自己成了长辈,才能或多或少感受到长辈的恩德。为什么呢?知道带晚辈不容易。但是这个时候,也不能只盯着晚辈不放,自己本身也是晚辈。在任何时候,我们在长辈面前都是晚辈。这个因果循环就是这么奇妙。所以,我们应当先把上一轮关系经营好,而后往下循环,就水到渠
-
如何经营幸福的婚姻?
幸福,是一种充满快乐与满足的感觉。这是需要夫妻双方去共同努力,共同经营的一种美好成果,这也是天下,所有年轻人的共同目标。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双方必须要,建立起四种美好的心态,远离四种丑恶的心态。第一种,要学会欣赏,远离指责。欣赏对方的才能,欣赏对方的优点。不要老是挑三拣四,批评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