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入门须知
-
寺院庵堂的由来与定义
修道者修行的场所,道教称为庙、宫、观、殿、坛等,佛教则称为寺院、庵堂、道场、精舍、讲堂、伽蓝、兰若、丛林、莲社、佛刹、学舍、念佛会、布教所、居士林等,一般即以“寺院庵堂”为佛教的专用名称,不过亦有称佛教道场为“寺庙”者,由此可见中国佛道不分的民间信仰,根深蒂固。
-
般若空性是什么意思?
在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典中,有“经中之王”之称的《华严经》,共有六十卷(另有八十华严),而《大般若经》则有六百卷。其中《心经》虽只有二百六十字,却代表《大般若经》的全部精华所在。《心经》所阐述的是“缘起性空”的般若智慧,也就是教我们如何用“般若”观照诸法空性,进而认识自己。
-
无明烦恼是什么意思?
《摄大乘论讲记》说:“佛法不外乎转迷启悟,转染成净的行践。转迷启悟与转染成净的关键,即是知。”“知”就是明理,也就是明白因果道理;相对的,不明因果道理,或对因缘果报产生错误的认识,就是“痴”,又称为“无明”。无明是烦恼的根源,无明本身就是烦恼,所以一般称为“无明烦恼”。
-
福慧双修是什么意思?
福慧双修,意思为同时修持福德与智慧二种庄严法门。所谓福德门有哪些呢?如六度波罗蜜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利益他人的善业都为福德。智慧门指般若,为自我利益的真理、观念。据《成唯识论》卷九记载:菩萨所修诸胜行中,以慧为性者称为智,其余则称为福。菩萨为成就佛果,必须上求菩提(智业),下化众生(福业),因其所具备的福、智二行,为成佛的最胜实践,故称为二种胜行。
-
阐提是什么意思?阐提成佛解释
佛陀成道时曾发出宣言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说明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在《大般涅槃经》中,更载明一阐提也具有佛性,纵然断善根,佛性仍常住不变,最后也能成佛。最早提出这个“阐提成佛”之说的是东晋时代的道生大师。道生是鸠摩罗什的门人,他研究法显与佛陀拔陀罗合译的六卷《大般泥洹经》后,提出“阐提成佛”之说,但因当时《大般涅槃经》还未传来东土,大家都认为阐提没有佛性,不能
-
何谓涅槃?涅槃的意思及境界
涅槃原为梵文,翻译成中文就是寂灭、灭度、无生的意思。《涅槃经》说:“灭诸烦恼,名为涅槃。”简单地说,涅槃就是经过修行而灭除了贪欲、嗔恨、愚痴、无明、邪见、是非等烦恼以后,所获得的一种不生不死、物我两忘、圆满光明、自由自在的世界,也就是四圣谛中的灭谛,是学佛最终的目标。
-
六字洪名是指什么?有什么意义?
“南无阿弥陀佛”的圣号,是万德洪名,虽只六字,包含了无尽的意义。“南无”读“纳谟”的音,本是印度的梵语,中文是“皈依”的意思,南无阿弥陀佛,即归投依靠阿弥陀佛也。“阿弥陀佛”也是印度话,含有无量光明、无量寿命之义。无量光,即阿弥陀佛的光明无量;光明无量,即不受空间的限制。无量寿,即阿弥陀佛的寿命无量;寿命无量,即不受时间的限制。不受空间的限制,不受时间的限制,即是能超脱空间和时间,那是什么?那是宇宙的真理。所以,阿弥陀佛就是宇宙真理的体现。
-
佛教三十三天是什么意思?
三十三天天外天,九霄云外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这首偈语说明天外有天,但天界并非遥不可及,只要凡人努力行善作福,一样有机会生天做神仙。这里的“三十三天”并不是指天界有三十三层,天界实际上只有二十八层,分为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合称“三界二十八天”。“三十三天”就是欲界六天中的忉利天,天王叫释提桓因,又叫作帝释天,也就是民间通称的玉皇大帝、天公。
-
佛教四大译师
佛教东传中国后,由于经典的翻译,激起佛学思想的研究风潮,促成各种学派的相继成立,开创出中国佛教蓬勃发展的新风貌。在中国佛教史上译经最多、影响最大的有四位译经家,分别是:鸠摩罗什、玄奘、真谛、义净。此外,根据密宗的说法,四大译师为鸠摩罗什、玄奘、真谛、不空,此说乃密宗对其付法六祖不空的尊崇。
-
友有四品
世间上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朋友有益友和损友,结交益友,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结交损友,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因此交友不可不慎。《佛说孛经》说,朋友有四品,也就是有四种朋友:有友如花。如花的朋友就是:当你拥有权势富贵的时候,他把你捧得高高的,凡事奉承你、随顺你;一旦你失意潦倒,失去了利用的价值,他就背弃你,离开你。这种嫌贫爱富的朋友,他视你如花——好时插头,萎时捐之,富贵攀附,贫贱则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