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
-
打坐的时候眼睛看哪里?是观鼻尖还是微闭?
打坐的时候姿势坐好,自然的坐直,眼观鼻、鼻观心,就是眼睛的光线和鼻子、心窝是一条线,这样眼皮是垂帘下来的。不是睁大眼,也不是仰着头、低着头。仰着头、低着头,眼睛的光线和鼻子、心窝肯定不是一条线。眼观鼻、鼻观心,三点成一线,这个姿势是最自然的,正好是我们整个脊梁骨呈一个s型的状态,就是自然的垂直状态。从表面看身体是垂直的,但是脊梁骨它是s型的,是很自然的状态,身直就气血流通。
-
修学时间少的人要怎样合理制定功课?
定功课就是根据自己的情况,时间少,如果只有半个钟点,你就可以念一卷《阿弥陀经》,念三遍往生咒,再念一个《赞佛偈》,念完就开始念佛,大概在十五分钟左右能够解决。再念十多分钟佛号。如果时间能够延长到一个小时,你就可以念上大概四十分钟左右的佛号,然后再做一个回向,你就念大慈菩萨的发愿偈: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念完再做一个三皈依,自皈依佛……自皈依法……自皈依僧……这样就完成一个功课,早晚都一样。
-
在家居士怎么修行?修净土法门时也要广结善缘
在这里呢,我也想特别地说一件事,就是我们现在的在家居士,多半都是修净土法门,修念佛。我觉得净土法门、念佛法门,对我们当今众生来说是最好的法门,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净土法门,自古以来祖师们就说这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的一种法门。
-
什么人在净土法门最能得到利益?
净土法门,以往生为主。随缘随分,专精念佛,阿弥陀佛定不欺人。否则即使遇到了净土法门,生起了崇尚之信心。但仍然存有好高骛远的念头,放不下面子,不肯以愚夫愚妇自命,在净土与其他法门之间来回抉择切换。这般不能安定下来,比起一心一意的愚夫愚妇,都远远不如。不能安心一念,以佛号为本,只是不断选择而不精求,会导致求升反坠,这是自误,不是佛咎。
-
受五戒后可以舍戒吗?吃肉、鸡蛋算破戒吗?
首先要明确,受了五戒,杀生算破戒,吃鸡蛋、吃肉不算破戒。酒戒,只要你喝了,那一定是破了。但是五戒里边,杀盗淫妄属于性戒,如果破了根本,不通忏悔。酒戒属于遮戒,是通忏悔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无意中破了酒戒,可以去忏悔,忏悔得清净。
-
临终往生净土是靠佛力还是靠自己?
我们临终的时候,往生净土到底是靠佛力还是靠自己?其实因缘所生法,它不可能单方面佛力就接引我们去往生。它需要佛力、法力、心力,这三力汇于一时,才能成就往生之大事。净土法门很多人往生确实会偏重于说全凭佛力,如果没有阿弥陀佛的本愿摄受力,那我们自己再大的能力你也是往生不了,所以这一点是一个基础。阿弥陀佛慈悲愿力来摄受我们,我们要对这个法门产生信心,对阿弥陀佛产生
-
为什么说念佛法门对在家信众,十分合机?
善人修净业正因,基址巩固,所以念佛能够得到真实利益。在家人身在俗世,事务过多。而念佛一法,最为方便。可以在早晚,于佛前随分随力,礼拜持念,回向发愿。除此之外,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一切时,一切处,都可以念佛。对于洁净处,恭敬时,或出声,或默念,都可以。如果至不洁净处(如登厕等),或不恭敬时(如睡眠洗浴等),但宜默念,不宜出声。
-
功课太多感觉太累了,想松口气该怎么办?
善信问:阿弥陀佛!顶礼师父!自己功课太多了,感觉太累了,想松口气,该怎么办?觉火法师答:不是功课太多,应该调整的是自己过高的期望。试想一天的工作生活中,念佛修行的功课有几分?恐怕不到两个钟头吧?那问题出现在哪里?对了,是自己妄想心在活动。
-
在家居士应该如何修行?
修行来讲,它跟在家和出家是没有区别的。就是在家人和出家人,他唯一的区别在于戒律上面的区别,而不是在修行法门上的区别,法门上来讲是一样的。我修净土跟你修净土,它是没有区别的。不能说和尚念的“阿弥陀佛”,是不是功德要大一点?是不是效应要好一点?未必嘛!
-
听闻佛法时应起的五种想以及要远离的三种过失
《瑜伽师地论》所讲的闻法当起的五种想:一、珍宝想。人生难得,佛法难逢。能够得到人身,又能够听闻佛法,实在是难遭难遇。所以当我们听闻佛法的时候,应作珍宝想。佛法就像世间的宝贝一样,人人都喜欢,珍贵稀有难以得到。二、眼目想。一个人如果没有眼睛,走路就很容易绊倒摔跤。我们能够听闻到佛法,就“譬如明眼人,能避险恶道”。也就是说,听闻佛法能够让我们出生智慧,有了智慧就不会造作恶业堕落三途,所以闻法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