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佛学

佛学

  • 没有皈依的人念佛能往生吗?

      这要分两种情况来看:没有举行皈依的仪式和你内心里没有真正皈依的这种心态。如果仅仅是没有举行皈依的仪式,你真的有一种要跟阿弥陀佛靠拢、要以阿弥陀佛作为依靠的这种心态已经生起来了,你能往生,一定能往生。就是你没有拿皈依证、没有举行皈依仪式,但是你确实在内心、在生命中,时时刻刻是以阿弥陀佛作为你生命的依靠的,绝对往生。

    2023-08-18 11:16 867
  • 穿贵的服饰是消福报吗?修道人就得穿着朴素吗?

      在物质生活上,我们所需要的、我们所拥有的这些东西都是福报范围之内,越是高级的、向上的、名贵的东西,都是比较好的福报。但是我们享不享用这些福报在于我们自己的内心。如果穿着了好的衣服,我们的内心根本不享受,那么它就不存在消福报的问题。

    2023-08-18 11:16 381
  • 关于每日禅修时间的问题

      弟子发问:师父好,关于每日禅修时间,昨天师父开示说稳定,比一次坐很长时间更重要。弟子想问的是,如果有下面两种修法,哪种会是更好的安排呢?假若弟子每次坐40分钟是绝对没问题的,坐60分钟是边界挑战值。A修法:保持每天40分钟,待到非常纯熟后,再提升至45分钟、或50分钟每天保持。

    2023-08-18 11:16 1160
  • 在家修行要比出家修行,离解脱更远吗?

      不是的。这也要分两种情况,心出家和身出家。如果你真正在家,你的心出家,有一个出离的心、求解脱的心,实际上这就是心出家了。你的心都没有出离的话,能说你离解脱更近吗?修学佛法是真为生死。你能真为生死,解决生死大事,其实你就在出家。

    2023-08-18 11:16 751
  • 可以躺着听经吗?

      有时觉得累,很想躺着听经,可以吗?如果可以坐着听经,就不要躺着听,这个就是对法的尊重。除非觉得好累,可又想听经,这是为了给自己一个方便。但不是因懈怠心,而用一种很不雅的姿势去听经,这对你来讲也是种下了一个有过患的种子。

    2023-08-18 11:16 740
  • 学佛应该从孝顺父母、奉侍师长学起

      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佛说分别经》中讲道:人欲学道,不可不精进孝顺。我们由此可知,孝为万善之基,众德之本,所以我们学佛应该从孝顺父母、奉侍师长做起。依着本师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八正道以及净业三福,深信因果,老实念佛,求福求慧求生净土。

    2023-08-18 11:16 521
  • 无分别智是什么?如何把无分别智落实在生活中?

      什么是无分别智?它也就是根本智。这个智慧到底是什么?它是与真理相应相契的一个行为。我们从粗相到细相到无相;从粗分别到细分别到无分别。那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怎么样把这个无分别智修出来呢?我打一个实际的案例,前段时间我有一个弟子,他们俩夫妻在闹矛盾。其实他的妻子还没有皈依,对佛法也是半信半疑。他们俩闹意见以后,我这个弟子希望我跟他的老婆沟通一

    2023-08-18 11:16 606
  • 忙人要怎么安排早晚课、诵咒、念佛、闻法?

      若真想用功而出现这种情况,说到底,更多还是理路不清造成的。只要善于安排,念佛、持咒、早晚课,本来就是可以灵活运用的学修。譬如说,可以将念佛或持咒作为早晚课,可长可短,可多可少,根据时间精力而定。我想,总不至于早晚几分钟的念佛或者持咒都做不到吧!而一旦有条件,再适当增加早晚课的内容及时间也行。

    2023-08-18 11:16 590
  • 在家居士可以从事哪些弘法事业?

      在家信徒协助佛教发展的例子,在过去也很多。例如:你做救济事业,他来出钱出力;你点一盏路灯,他提供灯油;你要施茶,他提供茶叶;你要修桥铺路,他来做义工协助。出家人,以弘法为主;在家信徒,以护法为主。

    2023-08-18 11:16 713
  • 如何才能得到亲近善知识修学佛法的受用?

      深信因果、明辨善恶是认知层面,具足惭愧是行动力。你有了正确的认知和强而有力的行动,才具备了亲近善知识的条件。只有具备了亲近善知识的条件,善知识给你讲法的时候,你才能够如瓶蓄水,远离覆器、垢器、漏器这三种过患,所有的法水都能够留住不泄。

    2023-08-18 11:16 577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联系电话:0755-29584627

微信号:13713769919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