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常识
-
十二缘起的爱是什么?
「爱」是一种烦恼,是从情感的染著上来表述烦恼,爱著自我爱著境界。无明虽是一切烦恼的总称,但当无明和「爱染」一起并用时,无明就是指知见上的错谬,而「爱染」则指情感上的染著。「爱染」包含贪和嗔,贪与嗔是「爱染」的一体两面。一般来说,乐受、喜受会引
-
佛教善恶观的根本精神: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善恶是相对的,相互依存的。有善就有恶,无恶就无善,失去了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单独存在。而且,善恶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先前的善人,变坏了,可以变为后来的恶人。恶人也可以改正,向善,成为好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所以,善恶的二元对立,仍属于
-
佛教的庄严指什么?庄严在佛教中的两种意义
“庄严”从词性来说,有名词和动词两种性质,即在句中有两种用法,意义也略有不同。作为名词使用,指装饰得十分壮丽的状态,称之为“庄严”。如《阿弥陀经》云:“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或是指佛与菩萨等显现出的从内心到外表,以至环境的一种整体的精妙宏
-
什么是化相三宝、住持三宝、自性三宝?
三宝分为化相三宝、住持三宝、自性三宝。何谓“化相三宝”?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出家修道,在菩提树下开悟,证得无上佛道,到鹿野苑为惰陈如等五比丘说四圣谛法。从度五比丘开始,一生说法四十九年,演说无量解脱妙法,度化无量众生直至入灭。佛陀住世示现应化人间
-
一心不乱是什么意思?
弟子问:阿弥陀佛!顶礼师父!师父,能解释一下一心不乱吗?一如法师解答:阿弥陀经里面讲的念佛一日到七日,念佛达到一心不乱,这是鸠摩罗什大师他的一种意译,这个一心不乱是我们念阿弥陀佛达到的一种功夫。就是一心的时候伏住妄念,妄念不起,这叫一心不乱。
-
为什么做同样的事果报却不相同?
做一样功德,它产生的功德也是不一样。我们十个人同样布施10元钱到三宝道场,但是他们十个人得到的功德也不一样,这个根本在哪里呢?就是意乐,就是你心态的问题。如果你供养三宝的时候是特别欢喜,有些人不太情愿,有些人可能难为情而供养,它产生的果报都是不一样。
-
拜忏可以消业障,让所求能更快满愿是吗?
有道友问:“诵经、念佛总是很难摄心,所以收获不是很大,是不是拜忏就可以消业障,让自己的所求能更快满愿?”诸位道友,以前有很多人来旃檀林求忏,生意不好的,运到不佳的,久病不愈的,乃至是为了建寺、建校、募集慈善基金的,大悲忏、净土忏、地藏忏、三昧水忏。
-
为什么要念佛?关于念佛的七个问题
佛是觉者的意思,念佛就是让心保持觉醒。散乱时,念佛收摄身心;生气时,念佛调柔自我;得意时,念佛消融自我;生病时,念佛安定身心……从念心外的佛到念自性光明,佛号就像一把钥匙,既能开解生命每个阶段的疑惑,也能贯通究竟甚深的法义。
-
在唐朝出家是怎样一种体验?要遵守怎样的戒律?
唐朝是我国佛教繁荣的时期,宏伟的佛教寺院,精湛的佛学著作,规模空前的译经事业,还有谆谆善诱的高僧。在当时,一个人发心想要出家,要经历怎样的程序?出家后又要遵守怎样的戒律呢?可以随意出家吗?答案是不可以。
-
遇到难以驾驭的违缘时该如何消灾免难?
祈福消灾、趋吉避凶是人类的本能。佛法讲因缘,有善缘有恶缘,有顺缘有逆缘,当不好不如意的因缘果报显现,就有了“违缘”一说。所谓违缘,小到种种不如意之事,大到各种天灾人祸,皆是众生共业别业所感的恶业果报。个人的一生多多少少都会遇到一些违缘。